能源行业观察:大唐集团换帅吕军接任;国家能源集团迎邹磊执掌

  

能源行业观察:大唐集团换帅吕军接任;国家能源集团迎邹磊执掌(图1)

  2月14日,中国能源行业迎来重大人事变动。大唐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同日宣布换帅:原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调任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粮集团原董事长吕军接任大唐集团“一把手”。两大央企高层调整引发市场对能源行业深化改革的关注。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于2月9日发布的电价新政进一步明确新能源市场化路径,风电产业链价值获政策支撑。

  邹磊的调任被视为能源央企专业化领导的延续。其曾在大唐集团推动“二次创业”,提出从传统电力企业向绿色低碳能源企业转型的目标,2024年大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47%。此次调任国家能源集团,邹磊或延续其推动能源体制改革的经验。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煤炭与火电企业,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已突破1.4亿千瓦,占比超40%。邹磊的加入可能加速该集团在绿电领域的布局。

  接任者吕军则呈现跨界特点。bwin必赢官方网站其长期任职于中粮集团,在国企管理与战略整合方面经验丰富。大唐集团当前正面临传统火电业务转型压力,如何平衡煤电资产与清洁能源发展将是关键。2024年大唐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虽提升至47%,但距离“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超50%”的目标仍有差距。吕军的市场化管理经验或为其注入新动能。

  两大央企换帅正值能源系统转型关键期。邹磊在2024年《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中强调“以改革推动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这与国家能源集团的可再生能源布局高度契合。行业分析认为,领导层调整将推动央企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国际合作等领域加速突破。

  2月9日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机制电价执行期限与市场化路径。尽管市场短期对政策存在分歧(A股、H股电力股普遍跑输大盘),但长期看,新政通过锁定机制电价期限(按同类项目回收期设定),解决了绿电运营商面临的保障性利用小时数下调与电价波动风险。这一机制有望提升绿电项目估值,推动运营商投资决策趋稳。

  新政下,风电与光伏的收益差异进一步显现。绿电项目电量由机制电量和市场电量构成,而风电在现货市场中电价普遍高于光伏。由于光伏需通过低价策略维持生存需求,其市场电价往往贴近成本线,反推风电获得更高溢价空间。此外,风电的出力特性更适配电网调峰需求,叠加设备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其综合收益优势在新政下更为突出。

  市场化电价机制将倒逼上游制造业提质。此前非市场化定价环境下,技术落后企业依赖补贴生存,而新政强调“优质优价”,头部设备商的性能与成本优势将转化为订单壁垒。以风电为例,运营商在机制电价保障收益下限后,更倾向选择高可靠性的风机设备,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同时,储能技术因可提升绿电消纳能力,成为产业链重要协同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