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云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研究

  

2025年中国云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研究(图1)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近年来,我国云服务市场持续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根据数据,2024年,云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均有所下降,投融资趋利理性。2024年1-11月投融资事件25起,投融资金额33.52亿元。

  据报道,微软周二表示,微软将不再是OpenAI的独家云服务提供商,但仍将对OpenAI的新的云服务协议拥有“优先购买权”。

  微软表示,微软仍保留在其Azure云平台上转售OpenAI模型的独家权利,以及在自己的产品中重用OpenAI知识产权的权利,并补充说,两家公司目前的协议将延长至2030年。

  云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

  云服务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常见的云服务有公共云与私有云两种。其中,公共云是最基础的服务,多个客户可共享一个服务提供商的系统资源,他们无需架设任何设备及配备管理人员,便可享有专业的IT服务,这对于一般创业者、中小企来说,无疑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公共云还可细分为3个类别,包括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及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近年来,我国云服务市场持续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云服务当然有被看好的资本。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几乎是不可逆的,对比传统的IT模式,云计算让用户通过与云服务商的线上交互,快速、便捷地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并按用户需求调取计算、存储、应用等各类资源且按用量付费,这使得云服务模式具有经济性、敏捷性、可扩展性等优点。

  近几年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和渗透率均在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公有云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白皮书(2024年)》显示,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增速大幅领先全球。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 4562 亿元,同比增长 40.1%;私有云市场规模 1563 亿元,同比增长20.8%。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云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研究与发展战略预测报告》分析:

  细分领域来看,IaaS市场增速达到38.5%,市场总额达到3383亿元,在排名上,阿里云、天翼云、移动云、华为云、腾讯云、联通云依次占据中国公有云laaS市场份额前六。

  公有云服务正在从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向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等更高层次的服务发展。公有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正在加速,推动了“云计算”向“云智算”的发展。

  在云服务行业中,头部企业如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实力、丰富的产品线和优质的服务水平,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bwin必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除了头部企业外,还有众多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涌入市场,试图通过创新和技术突破来抢占市场份额。这种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推动了云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

  2021年是中国大陆强劲的一年,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增长45%,达到274亿美元。据Canalys 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的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85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5%。

  根据IT桔子数据,2024年,云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均有所下降,投融资趋利理性。2024年1-11月投融资事件25起,投融资金额33.52亿元。

  想要了解更多云服务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云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研究与发展战略预测报告》。报告根据云服务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云服务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bwin必赢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云服务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云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