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智能·见未来”2024网易未来大会于12月14日-15日在西子湖畔杭州举办,作为科技圈最知名的IP大会之一,2024网易未来大会广邀30位海内外顶级顶级学者、产业专家和行业精英一道,在人工智能这个极具变革的转折节点上,来共话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精彩变化。
在12月15日召开的智能汽车论坛上,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智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潘之杰对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产业生态:数字化自动驾驶》进行了主题演讲,他表示,实现数字化自动驾驶需要突破底层逻辑,重新定义道路行使权。数字化自动驾驶应该是高安全、高效率、低能耗、高收益的。
我在自动驾驶前面加了“数字化”,这是我们在2021年时,三年前,加上“数字化”,大家可以听听数字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报告分4个方面:一是战略需求;二是关键技术;三是提案方案运营;最后是结论与展望
今天讲战略需求是在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杭州大的形势下面,数字带来了智能汽车强国战略,这个从2019年,可能更早从中国制造2025开始就讲智能汽车强国战略,在2019年、2020年、2021年都是14个部委、18个部委联合发文,几乎每年都联合发文,讲智能汽车强国战略。还有交通强国战略,可能比汽车强国战略讲的更具体,3小时交通圈,长三角成为3小时交通圈,都是非常具体。还有数字化的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些,我想车、路、云在交汇点上就是自动驾驶。我们说浙江杭州是有先发优势的,在2015年,产业讲起来技术发展更早一些,真正从产业关注这个问题是2015年,杭州借着G20东风在全国最先开展了智能网联示范运营的项目。
最近几年,从2018年以后几年,浙江杭州相对国内各个地方走得快一些,但关心关注,特别重视发展的省级领导、市级领导,包括经信委这些主管部门大力的推进。从去年6月份左右,新的一波又兴起了,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的,今年4月30号杭州特别在5月1号放假前发布无人驾驶全域,杭州市全域覆盖开放示范运营,这是非常轰动的事情。在这样一个大好形势下,自动驾驶将往产业化方向发展。我在前面加上“数字化”产业大生态,它和原来的汽车产业、汽车工业有本质的结构性和突变的变化,大家可以在下面听得时候能有些体会。
这个产业生态交汇点是在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整个大生态上来讲这个事情。今天人工智能赋能,又给了它新的活力,新的驱动力。我这里有一个比较实在、客观的,大家都是实实在在体验到的,就是五大交通问题:堵车;停车难;雾霾,今天杭州电动汽车已经用得很多,份额已经逐步上来的情况下,实际上汽车堵车产生的污染,扬尘,包括排放污染还是很严重,大家这两天都可以体会得到;交通的能耗大,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一般来说都说70%左右,70%以上能耗在交通上,进口石油大部分在交通上消耗掉;还有交通事故多、伤亡人数多,基本上走30公里,两三起交通(事故),特别周六周日,都会发生这种情况。
自动驾驶,我把它标红了。数字化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物种,我认为这是新物种。大家看到在做电动汽车、在做智能化,但这种新物种刚刚萌芽。新时代、新赛道、新物种、新生态,来讲产业发展。这里有三大推动力:一是传统汽车产业竞争加剧,大家一直在讲的“卷”,价格上“卷”,实际上没有“卷”到真正的创造价值上来;二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特别像网易这些头部的,在第一线奔跑的这些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给它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除了蔚、小、理之外,现在的华为加入、小米加入。包括阿里、腾讯,百度是2017年定的人工智能平台里,自动驾驶是四个平台之一,由百度负责,百度今天仍然是这个的主力军。BAT都有非常大的参与,今天的局面可以说是中国主战场。但具体的内容,国外还在某些部分,零部件、思路、算法、算力等占据引领的地位,但中国的整个实力,综合实力是最强的。客观上五大发展,交通问题是客观的推动力,全国可以说都关注的。
我在右下角又加了三个词:1.数字化的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特别在沿海城市,已经到了必要性、紧迫性、不可缺的。一旦发展过来的时候是不可逆转的,可以看到我们的交通,文一路、文二路基本上已经全封闭,不会再说非机动车进入、行人进入,高度有序化的工业场景、道路场景已经非常适合于自动驾驶。数字化的城市治理、城市大脑,有一个最大的成果是交通的指挥。原来杭州在2015年、2016年G20前都称为“堵城”,后来又堵,道路建了很多还堵,城市大脑缓和了一些问题,城市治理上也是需要数字化。2.还有信息安全,今天大家在道路上看到的这些车子,可能再过几年它是不能跑了,因为所有OTA的这些行为已经覆盖到,不光是智能汽车,传统的汽车,燃油车也是被覆盖到的。这时候,已经不可能为了原来没有健全的,或者与信息安全管理不相适应的这些车架构上再迁就它,成本很高。3.数字化自动驾驶就变得必要性、紧迫性,然后部分是不可逆转的,这是我想讲的一点。
刚刚我也提到2023年,一年半前,我记得6月13号,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对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发了一个通告,专门发了一个通告,这是非常罕见的。里面提了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这些非常专业的名词,车、能、路、云,原来是“协同发展”,现在是“融合发展”,更加紧密的发展,这些顶层都是非常专业的指明了方向。具体的,我们解释新型底盘架构就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底盘,整个底盘一体化,加上车、能、路、云一体化的底盘。车、能、路、云,把“能”加进去,能量管理、储能加进去,融合发展,bwin必赢官方授权平台这个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智能驾驶大生态。
大家讲自动驾驶混成一锅粥,我分成4个,有各种各样分法,各个时期有各种分法,我是这样来分。我们干了10年,现在叫作车路云一体化,2021年时也有非常著名的“四跨”,在芯片上跨、操作系统上跨、车载系统上跨、云服务上跨。“四跨”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做车路云一体化,这是国家队,国家层面上强推,实力非常强。但它的主要特征是L2逐步向L4方向转变,在混流道路上走,这是在汽车产业上发展起来的,实力非常雄厚。
单车自主自动驾驶,实力也非常强,或者第一层和第二都有联合在做。bwin必赢官方授权平台大家可能外面看到的第一层、第二个联合在做,它的特征都是混合道路上,混流道路上,L2逐步向L4进行,一般讲的是L2.9999,已经基本上可以脱手,但人还要坐在里面,还要接管,L3不存在,所以L2.9999,不可能进到L4,画了一张饼。十年前苹果也做过,但这次从人工智能角度,从环境感知高精地图化,端到端大模型,纯粹是用仿真数字孪生的,现在体验很好。说是这样说,它仍然是单车自主自动驾驶,云服务这些都包括在内,但还是单车自主自动驾驶,直接L4。在混流道路上,而且以车为主。我们提的方案是数字化自动驾驶,直接L4,分级道路,现在大家看到一段一段的道路实施自动驾驶已经非常多,杭州在亚运会开的时候一段一段,15公里,15公里,很多。上海、北京,路口的处理,400多个路口,大家可以看到报道。
具体从架构上,SOA架构,车路云一体化,L4必备,虚拟的定义场景,新型AI,新型AI和特斯拉的端到端大模型更加接近,以仿真数字孪生为主。我们强调这个车已经到了不应该是人驾驶车,人去操纵车,而是靠云调度,资源调度,更像是轨道交通的一个方式。这个车路云协同,把一段路段、路口拓展到路网,全覆盖的路网。这一次4月30号杭州市发布了无人驾驶全域放开示范运营,各个区县,几乎我走的这些都在搞。报上去是两个,德清、余杭,余杭和德清联合报了一个。这个结果,现在大家说经济性不好,收益性不好,按照我讲的数字化自动驾驶是高安全、高效率、低能耗、高收益型,如果没有量的线%的任务,出行物流任务全是被它包了,因为它的效率非常高。准点率、效率、平均速度和最高速度几乎是一样,能耗可以降到10%以下,包括效率增加400%。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的交通,现在的公交车大概非常接近,公交大巴车开的方式,路站已经非常适合这样的交通工具实施。稍微做一些整合,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数字化自动驾驶,基于SOA(面向服务的架构),和原来传统汽车功能结构集成的架构不一样,基于SOA的车路云一体化,跟L2是有本质区别的,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的无人驾驶的车,自动驾驶数字孪生路网运行,我们强调“路网”,不是一段段路在示范运行,已经在路网上运行。在9年多前,2015年最早推动浙江省智能网联时,我们提出“道路行驶信息轨”,就像轨道交通一样,它所有的定位、速度、场景上这些资源分配全是有信息管理,从信息上来管,就像轨道交通一样。二是买票上路,不能随意开了车就上路,资源分配很难分配。就像你去电影院看电影,你要买张票。要乘高铁,买张票,一样,买票上路,其实就是预订一下。现在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用导航,在导航上设置一下到哪里,什么时候到,这是高度有序化必须有的计划场景。三是分级专用道路,不是混流,是专用道路。数字化加上去,主要是在这样一个生态上所有的要素和过程,全是管控的,全是透明的。所以在这个新赛道、新物种、新生态、新模式、新机制、新体系下来谈论今天的自动驾驶。
我们讲的智慧城市分级道路网分成5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然后三级联合在那里运营,时机已经很成熟,仅仅有些思维上的障碍而已。这里具体的关键技术相关联的,我列了一些,不展开讲。这里主要的目的,有人说自动驾驶不安全,自动驾驶就是为了安全,第一个就是高安全,零事故。高安全、高效率、低能耗、高收益,高收益,基本上前面高安全、高效益、高能耗,和现在传统的体系相比,全部把任务转到数字化自动驾驶上面来的线小时运转,收益性全转过来,收益性当然高了。我当然也算过,按照公里单价算的话,是现在的出租汽车运费的1/3,至少1/3。它的核心理论基础是“软件定义汽车”,“软件定义汽车”从2018年开始,整个行业几乎所有人都说“软件定义汽车”,但真正做的现在还不多。客观上可能有些障碍,年年“软件定义汽车”大会,按AUTOSAR这些软件的大会,完全是一届比一届厉害,今年已经到了第六届,这个势头非常好。架构上SOA,方法上是用虚拟定义、仿真数字软件运营、OTA迭代。
我特别提一提的是行驶逻辑的问题,主要特征是“两个一体化”:底盘一体化、车路云一体化,分级专用道路网,这是主要特征。行驶逻辑,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一直追到行驶逻辑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百年来,车路驾驶交规、路网监控、通讯指挥,这个已经形成现在大家所体验到的这样一个系统,这样一个体系,大家都习惯了,都觉得这个很有效,很好。刚刚讲的安全性差,五大问题,堵车、停车难、交通事故多、死亡人数多死亡人数是每年全球130多万。
自动驾驶2015年开始,产业界开始往这个地方进展,可以说2022年以后突飞猛进的在进步,中国发展非常快。自动驾驶最明显的是有些专用道路在起来,形成一个新赛道。有点像绿皮车和高铁一样,完全全新的,看上去样子还一样,还是路,还是车,但里面的要素和过程完全变化了。这个变化,我们追到它的底层逻辑上来,一些要素和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突变性和结构性的变化。L2往L4走是走不过去的,通不过去的,它是一条鸿沟,不可跨越的一条鸿沟。我们提出两点:一是路网的路权分配,现在是随意走的,你想要走就走,城市资源无法这样分配。无人驾驶之后,路权要重新定义,你的行驶权要重新定义,在自动驾驶专用道路网上定义行驶权,这是发生大的逻辑变化。二是行驶安全,现在“安全”讲的很多,到处讲“安全”,实际上他心里没有安全,根本没有办法。全球一年里要死100多万人的交通场景,大家热衷的在用,这是不可思议,所以全新定义行驶安全,包括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这些安全已经到了不可再迁就的地方。三是现在对于能源,这样大量消耗可贵的能源,而且不尽有效的管理,这是不可容忍的。现在“绿色出行”的理念,还有“双碳”的目标都非常紧,在底层逻辑上我们来突破它,有它的必要性、紧迫性。
稍微再讲一点,现在人驾驶车是人传感,人去操纵这个车。慢慢的,传感上人的传感很有限,加了摄像头,帮助人辅助驾驶。驾驶车也是这样,它是用各种各样电控的方式来助力。逐步逐步,主要就变成机器感知了。机器驾驶车主要变成机器在做,电动助力。助力到后面,像ESG、EPS,现在停车已经是比较普遍了,自动泊车非常普遍了。我是认为不是非常对的一条路,把它又回到像人一样驾驶车,或者人还要在机器传感和机器驾驶情况下去体验驾驶快乐,这是多此一举,做得忽悠人的事情,都是不对的。
我们说在行驶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人感知变成机器感知,人驾驶变成机器驾驶车,整个道路交通、汽车、云服务,这些都发生了逻辑上的根本变化。这时候,我们在底盘一体化,车路云一体化上实现数字化自动驾驶。具体的差异,我在上面两个红框上写了单车自主自动驾驶,我们是路网车群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我们是车群路网云一体化。环境感知,我们是路网上多模态环境感知。端到端,我们更加全面,我们提出更像轨道交通的定型模式行驶,进站、出站这些定型模式行驶,和飞机一样。现在还在强调实时响应操纵,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传感器再做、算力再加上去、网络速度再保证、安定性再保证,我觉得都做不成,近几年应该做不成。我们把操纵变成调度,是云调度,资源合理分配。
具体的关键技术内容就不展开讲,这里有一个全栈自研。全栈自研,汽车厂家都听到,成本要增加很多,原来整个体系就不对头了。但我提议了这样一种,其实是软件定义汽车里的主要内容,全栈自研架构是统领全局的。
关键技术:信息轨,刚刚已经稍微讲了一点;线控底盘一体化,一直通到云上,车群的云;多模态融合感知;管理六大平台的信息管理;还有在路网生成上迭代,这个上面做了一些生成式人工智能,从拓扑结构开始研究它的路网,然后在场景和算法相互之间,场景对算法敏感,算法对场景有效,在这个迭代当中把路网和场景变得更适合于这样一种新物种。
然后就是实施专用道路网的运行,分级路网。车速度不一样,车的载重量也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这样分级路网就会变得更加合理,效益更加高。主要是5平方公里和50平方公里是两个大头,5平方公里带动了小区,园区。50平方公里通到500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大概是30公里的线,用电动自动驾驶的车最适合。高载重量和远途,我想还是燃油车比较经济实惠一点。
我们是用“三个聚焦、三个研究”的点:一是从数据闭环的人工智能感知,从感知上来;二是从数字孪生场景路网迭代上;三是一通到底的底盘上核心零部件,我们取了EMB,这也是我的老本行了。我们推动EMB时,还没有什么人讲,现在到处翻天覆地在说。它在底盘上有核心的地位,控制、稳定性和安全上有核心的地位。
最后,我讲一下结论。由于底层逻辑发生变化,我们做了相应的数字化,加上数字化。实际上这个概念应该是新的,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概念。也提了将近三年,在各种场合推动这个事情。现在应该说这个事情已经被好多人听得明白,赞同的人多。从技术上“软件定义汽车、网联智能汽车、数据驱动、数据闭环”这些,“共享化”现在提的不多,这个还是做私家车。我认为在哪个时间点上,车企已经不再以产量、产能为主要的评判生命力标志,主要把迭代软件信息的理论、产值价值讲清楚,这是在共享概念上发展出来。还有智能化数字化自动驾驶已经在一些低速的,像扫地车、巡逻车,这些园区有一点量的经济支撑。这个概念应该拓展到5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500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区域来扩大智慧城市分级自动驾驶专用道路网的运行。专用道路是消除了混流,消除了长尾效应,不要在那些无谓的地方花费更多。
随着自动驾驶的示范区、试验区、先导区、商业运营示范区,全国各地有上千个这样的示范,轰轰烈烈在那里搞。但这里还没有提到路网,我去年在省的人大提案上特别加进去,把路网,现在大家都不提路网,把路网提进去,路网奠定了它的经济运营、规模化运营的局面。它的准点率,平均车速大幅度提高,降低最高速度。最高速度降低之后能耗可以降低,功率的重量,电动机、传动、电池大幅度可以降下来,实现分级自动车专用道路网的云控数字孪生安全运行。
最后,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产业是生态,今天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了。实际上我讲的这些都能看到,点点滴滴都能看到,数字化自动驾驶,高安全、高效率、低能耗、高收益。
杨紫《国色芳华》爆火,打脸多少内娱流水线岁刘德华演唱会上,看到了他的“江湖地位”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iQOO Z10 Turbo系列测试成绩曝光 配超7000毫安时大电池
三星Galaxy S25全系配LPDDR5X:自家产品面临过热问题或外购美光芯片
小米王乐:澎湃 OS 发版效率在不断提升,12 月全球共发版 321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