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

  中商情报网讯:随着DeepSeek驱动AI服务的需求增长,互联网巨头、三大运营商等企业纷纷加快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同时,多地多部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大力推动云计算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我国云计算市场保持较高活力。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云计算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大幅高于全球增速,2024年约为8378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随着AI原生带来的云计算技术革新以及大模型规模化应用落地,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曲线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1万亿元。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1)

  2023年公有云市场规模4562亿元,同比增长40.1%,占比达74%;私有云市场规模1563亿元,同比增长20.8%,占比达25.4%。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2)

  从服务商层面来看,云计算巨头持续领跑全球,第二梯队深耕细分技术领域保持追赶。2023年,微软云和亚马逊云凭借AI云产品改造和市场布局优势,分别以962.13亿美元和907.57亿美元的营收稳居全球市场前两名。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3)

  供云量指云服务商在各地区能够提供的云计算供给规模,反映各地区云计算供给水平。从区域上看,中东部地区供云量领跑全国。其中,北京和广东供云量均超过90EB,位居前二。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4)

  用云量指各地区使用云计算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情况,反映各地区上云用云的程度。从地域分布看,全国大部分省份已完成初步上云,用云量第一梯队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东南地区用云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北京用云量最高,达91.5EB。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5)

  中国云计算企业呈现“全栈巨头+垂直专家”双轨竞争格局,头部厂商(阿里/华为/腾讯)通过AI融合与生态绑定巩固优势,而细分领域企业则在政务云(浪潮)、边缘云(移动)、产业云(京东)等方向建立壁垒。技术自主可控(华为云)、算力普惠化(蓝耘)、数据要素流通(星环)成为新增长极,但面临同质化竞争、利润摊薄等挑战。未来将更聚焦行业Know-How深度结合,通过“云+AI+数据”三位一体重构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链条,出海布局与信创替代仍是关键变量。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展,从商业拓展至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等众多其他领域。阿里云重点布局laaS领域,重点建设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与鹏博士等第三方数据中心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应用新生态。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7)

  华为打造了覆盖智慧城市、金融等10余个行业的10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华为提出以云为基础,以Al为核心的全新智能体开放技术架构,目前已上线多个解决方案。“十四五”期间深度参与政务云市场,在财政一体化、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基于云原生技术助力政务云与智慧城市业务的逐步融合。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8)

  联通云以云计算国家队、数字化转型算力引擎的责任担当,立足自主创新,实现全新升级,树立“安全数智云”品牌形象,形成了“安全可靠、云网一体、数智相融、专属定制、多云协同”的特色优势,提供“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的算网一体化服务,打造数字经济“第一算力引擎”。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9)

  目前,中国云计算相关上市公司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共有17家。广东省和上海市分别有11家和6家,排名第二第三。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10)

2025年中国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解读(图11)

  中国政府对云计算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为云计算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通过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府为云计算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促进了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政府的支持为云计算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加速了云计算在中国的普及和深化。

  技术创新是推动云计算服务升级的关键。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云计算服务将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定制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云计算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智能的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技术创新还将推动云计算服务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满足企业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云计算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是推动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统一的云计算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有助于提升云计算服务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降低企业的迁移成本和风险。同时,标准化建设还能促进云计算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度,为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云边协同成为趋势,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结合,将部分计算任务从云端下沉到网络边缘。在智能交通领域,路口的边缘计算设备可实时处理摄像头采集的交通流量数据,快速调整信号灯时长,减少车辆等待时间。工业生产中,边缘计算在车间现场对设备数据实时分析,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处理,避免设备停机造成损失。这种模式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与实时处理能力,拓展云计算在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多云混合架构,即同时使用多个公有云服务,并结合私有云。企业可根据业务需求与数据特点,灵活选择不同云服务。对安全性要求高的核心业务数据,放在私有云保障数据安全;对弹性需求大的业务,如电商促销活动期间的流量高峰,利用公有云的弹性扩展能力应对。通过多云混合,必赢官网首页企业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业务稳定性与灵活性,推动云计算服务模式进一步多元化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绿色节能成为云计算发展重要趋势。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核心基础设施,能耗巨大。为降低能耗,数据中心采用新型制冷技术,如液冷技术,相比传统风冷大幅提升散热效率,降低能耗。在服务器硬件方面,研发更节能的芯片与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云计算企业通过绿色节能举措,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契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为云计算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8年中国云计算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