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落地,节能减碳成为了众多企业当下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推动“双碳”落地,企业纷纷拥抱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以科技驱动提升能效,不仅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以云计算为例,云计算的规模效率可以直接带来能效的提升。有数据显示,应用上云与全部自己运维相比,能效的提升能达到80%以上,而联网和各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则是能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来进一步改善能效。在这个过程中以亚马逊云科技为代表的云服务商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作为赋能者支持科技减排,还身体力行积极践行科技减排。
承德市双滦区兴业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德双滦兴业热力)成立于2003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形成了144个换热站、600多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规模,承担着承德市双滦区近10万用户的冬季集中供热任务。
供暖是一项基础的市政服务,如何保证供热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是承德双滦兴业热力一直追求的目标。传统的热力供应是由人根据经验调节的,比如,气温升高后供热温度会低一点,晚上比白天供热温度应该高一点等等,但具体应该是多少度要靠操作者的经验,很粗放,无法实时响应,带来不小的浪费,而且还影响人们的舒适度体验。
承德双滦兴业热力和亚马逊云科技合作试行智慧供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调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承德双滦兴业热力先把相关数据进行了整合,包括管网、换热站、建筑物、用户房屋等基本信息、冬季供热运行的主要参数以及调控运行结果和评价供热质量等,把它们统一存放到亚马逊云科技的数据湖中,然后借助AmazonSageMaker对数据建模和训练。
去年冬季承德双滦兴业热力应用了这套AI模型,对供热进行精细化调控,效果非常显著。整个供暖季实际平均能耗下降11.7%,折合标准煤减少了约6万吨,也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万吨。同时,根据平台数据统计和第三方的相关调查,用户的室温平均提高了0.7度,用户的满意度还有提高。除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的节能效果,承德双滦兴业热力的业务上云也带来了IT成本节约。受此鼓励,承德双滦兴业热力正探讨与亚马逊云科技的深度合作,扩大应用范围和应用深度。
承德市双滦区兴业热力有限公司信息化部主任王晓辉表示:“通过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能够根据天气和供热负载的预测,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机器学习实现仿真和智能优化,实现了供热资源的精确调控,在提高用户室温的基础上,实现平均能耗下降11.7%,这为我们进一步扩大投入继续节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撑和动力。”
承德双滦兴业热力正是一个成功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进行节能减排的企业之一。今天越来越多的类似案例正在各个行业涌现,它们积极拥抱云和智能化技术而从中受益,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亚马逊云科技很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变化,致力于加速这一变化。
“虽然整个行业、客户、合作伙伴都处在可持续发展的早期阶段,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快速响应这一趋势,探寻各种各样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把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引擎同时抓起来。亚马逊云科技愿意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探路者,bwin必赢官方授权平台也成就这一领域的其他探路者。”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战略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顾凡表示。
第一,物联网服务。数据是基础,要实时自动化采集数据就离不开物联网和云之间的连接。
第二,数据湖。基于数据湖能更容易地进行不同渠道、不同数据源碳数据的整合、分析,甚至数据交换。
第三,图数据库。对于供应商这样一个复杂供应链,借助云上的图数据库可以方便地对多层级的供应商关联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第四,AI/ML。对供应商的运营数据、舆情数据做分析的时候,一个好的机器学习平台和工具能让客户更快速和更容易地训练和部署自己的机器学习方案。
在助力客户可持续发展方面,亚马逊云科技一直是一个积极的赋能者。亚马逊云科技与客户有一个云计算的可持续责任共担模型。即客户上云后亚马逊云科技负责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云数据中心的设计,机柜/服务器等。而客户负责云上自身应用的可持续发展,如软件架构,选择的云服务,及代码效率等。亚马逊通过为客户提供工具及最佳实践,帮助客户去实现云中应用的可持续性。
在这个共担模型之下,亚马逊云科技分别从“云生“云治”“云创”三个维度来具体落实帮助客户减碳。“云生”是指通过亚马逊云科技构建可持续的云基础设施,帮助客户实现通过云原生或迁移上云减少碳排放;“云治”是指亚马逊云科技提升其云服务的硬件和软件的效率,并帮助客户优化云上工作负载,提升云上应用的可持续性;“云创”是指亚马逊云科技围绕重点行业和场景,开发专属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赋能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具体来说,在“云生”方面,亚马逊云科技通过不断优化电力供应,比如应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来降低碳排放,通过改善数据中心的冷却等来提供能源效率。另外,在数据中心的设计建造过程将能效纳入考核指标,来减少与建筑基础设施相关的碳排放。根据市场调研公司451研究的数据,迁移上云后,亚马逊云科技可以将客户的碳足迹降低近80%。当亚马逊云科技在2025年实现100%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碳排放的削减将高达96%。
在“云治”方面,亚马逊云科技大量采用节能设备和设计以及更高能效的架构。比如,亚马逊云科技的Amazon Graviton3自研计算芯片在同样条件下可节省60%的能耗;基于AmazonInferentia机器学习芯片的计算实例更是能够降低70%的资源成本。在软件架构层面,采用无服务器的软件架构可实现资源更高的利用率,优化能耗表现。还有其智能分层存储技术能自动根据数据的访问频度将其存放在不同的存储层级以达到最优化的利用率及能效。
在“云创”方面,亚马逊云科技围绕汽车、能源、制造、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以及碳排放管理、智慧供热、供应链风险管理、绿色能源替换、运输优化管理等重点场景,赋能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比如,亚马逊云科技帮助淄博热力在Amazon SageMaker上开发了一个模型,依据气象、建筑结构、用热率等信息,去预测供热的需求,实现精准供热,最终,能源消耗降低30%,相当于节省了15万吨标准煤。
值得一提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亚马逊云科技不止是一个赋能者,同时还是一个积极的实践者,引领业界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早在2019年,亚马逊云科技的母公司亚马逊联合发起了《气候宣言》,要在2040年实现所有业务线零碳排放,相比《巴黎协定》的目标提前十年,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加入《气候宣言》。亚马逊还是全球最大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之一,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支持企业运营。
在中国,亚马逊支持的位于山东的太阳能项目和吉林的风能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这两个项目预计每年能够产生49.6万兆瓦时(MWh)的可再生能源 ,相当于为25万中国普通家庭提供电力支持,更好地支持绿色发展需求。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和变革者,亚马逊云科技将不遗余力地在云基础设施和服务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工具和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去帮助客户管理云上应用的可持续性,以及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可持续性解决方案,赋能客户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实现双碳目标。”顾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