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池下线——企业为何出海马来?DeepSeek给出答案!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池下线——企业为何出海马来?DeepSeek给出答案!(图1)

  来自亿纬锂能(300014.SZ)的消息显示,2月16日,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首颗电池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亿纬锂能首个海外工厂正式开始投产运营。

  据介绍,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2023年8月正式动工,2024年12月设备开始进场,随后仅仅两个月,便完成产线调试并实现首颗电池产品的成功下线。

  亿纬锂能副总裁、马来西亚公司董事何盈深表示,“马来西亚工厂是亿纬锂能出海的第一步,也是链接全球,与世界接轨的关键一步,作为亿纬锂能首个实现海外量产交付的工厂,将为亿纬锂能的海外发展开辟崭新局面。”

  据悉,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投资约4.223亿美元(约30.75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用圆柱电池。目前,该工厂已具备年产 6.8 亿只圆柱电池的优质产能,为亿纬锂能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企业为何纷纷出海东南亚,为何选择在马来西亚建厂呢?接下来的文章,我们通过近期的“顶流”选手,DeepSeek给出我们答案。

  DeepSeek:以下是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或开展业务时值得关注的园区及地点推荐,结合不同产业需求及区域优势进行整理

  推荐理由:该园区是马来西亚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打造东南亚再生能源枢纽。目前已吸引无锡隆玛科技、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禾望电气等中企进驻,重点布局太阳能组件生产与再生能源设施建设。

  政策支持:园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承诺以协作、可持续的方式推动企业发展,适合新能源领域企业布局。

  推荐理由:珠海冠宇电池在此投资10亿令吉建设首家工厂,预计创造超1000个就业岗位。该园区被马来西亚政府列为重点发展区域,符合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目标,适合科技型制造企业入驻。

  推荐理由:作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的重点项目,该产业园以钢铁产业为核心,已有多家中资企业参与建设,具备成熟的工业基础和交通物流网络,适合重工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

  推荐理由:ECER是马来西亚政府推动的经济发展特区,重点吸引外资投资于棕榈油加工、清真食品、港口物流及制造业。区域内政策优惠显著,适合多元化业务拓展。

  推荐理由:丰立智能在此投资建设高精密新能源汽车传动齿轮项目,bwin必赢官方授权平台年产20万套生产线,受益于马来西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支持和中马“一带一路”合作框架。该区域地缘优势显著,靠近新加坡,便于辐射东南亚市场。

  雪兰莪州:作为马来西亚经济最发达的州属,拥有成熟的制造业集群和供应链,适合需要成熟配套的中小企业。

  槟城:以电子产业闻名,被誉为“东方硅谷”,适合半导体、电子设备制造企业。

  租赁 vs. 购地:根据企业规模及长期规划,柔佛州、吉打州等地提供灵活的厂房租赁和土地购买选项,需结合地契政策、税收优惠综合评估。

  政策对接:关注马来西亚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NIMP2030)及“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部分园区可享受税收减免、出口补贴等政策。

  如需更详细的园区政策或项目信息,可进一步查阅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或相关产业协会的官方资料。

  电子商务:马来西亚电商市场增长迅速,阿里巴巴和Lazada的合作是典型案例。

  金融科技:移动支付和数字银行需求上升,蚂蚁金服和Touch n Go的合作展示了这一领域的潜力。

  交通和能源:马来西亚政府推动多项基建项目,如东海岸铁路计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中企可参与建设。

  太阳能和风能:马来西亚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中企可参与太阳能电站和风能项目。

  医疗设备和药品:马来西亚医疗市场增长迅速,中企可出口设备或设立生产基地。

  马来西亚在数字经济、基建、制造、可再生能源、医疗、教育、旅游、农业、物流和文化娱乐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机遇。中企应结合自身优势,抓住这些机会,同时注意遵守当地法规和文化差异。

  DeepSeek: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前景广阔,受益于两国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政策支持以及马来西亚经济转型的机遇。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发展潜力及相关领域

  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902.4亿美元,中国对马直接投资占总外商投资的40%2。马来西亚政府将加强对华合作视为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并积极吸引中国投资12。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是进入东盟市场的“跳板”,同时与中国文化背景相近,基础设施完善,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首选地之一。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马来西亚正推动成为区域科技中心,吸引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布局云服务与AI技术。例如,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教育系统已在马来西亚占据30%市场份额26。

  半导体产业:中国投资推动马来西亚半导体行业升级,未来可能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5。

  马来西亚电商市场增速领先东盟,预计2025年规模达110亿美元,年均增长214%。TikTok Shop、Lazada等平台依托中国模式快速扩张,2024年上半年TikTok马来西亚站销售额同比增长220%27。中国企业可通过直播电商、供应链合作进一步开拓市场。

  基建项目:中企在铁路、轻轨、水电站等领域的投资持续深化,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升级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中国在储能和电网技术上的经验将发挥重要作用12。

  绿色能源转型:电动车产业链合作潜力大,中国技术助力马来西亚实现能源转型目标18。

  智能教育系统、远程医疗等技术应用需求增长,科大讯飞等企业已通过AI技术在教育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可拓展至更多公共服务领域26。

  马来西亚需提升高技能劳动力比例,中国企业可通过技术培训合作,助力当地人才储备28。

  东盟市场多元化背景下,中企需结合本地消费习惯优化产品,例如通过内容电商(如TikTok)增强品牌渗透27。

  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稳定,但需关注投资政策动态,例如2025年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可能推出的新经贸规则29。

  马来西亚经济转型与中国“双循环”战略高度契合,两国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区域供应链整合等领域的合作将加速。

  2025年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预计将进一步推动中马高质量合作,中国企业可重点关注科技、电商、新能源及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投资机会。bwin必赢官方授权平台

  综上,中企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前景乐观,但需结合本地需求与长期战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实现可持续增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