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对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作出新的部署。国家能源集团争做行业“头雁”,强化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制定国家能源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将“AI+”行动列入十大转型工程之一,发布国家能源集团“AI+”行动计划,规划了国家能源集团产业谱系下的人工智能应用域,部署了基础设施、重点攻关、行业引领三类50余项关键任务。
国家能源集团“AI+”战略规划的鲜明特点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设计。该集团以统一人工智能体系架构、统建人工智能赋能底座、统筹人工智能数据基础、统揽人工智能场景谱系为行动路径,统筹谋划集团人工智能技术架构和配套运营体系,出台系列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围绕各产业场景主题和业务对象,汇聚多区域、多层级、多模态数据资源,在集团公司统一数据底座建设系列包含文本、图像、传感数据、业务数据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支撑人工智能应用模型训练调优及持续迭代。聚焦业务价值提升目标,各业务域制定AI+应用场景蓝图,构建模型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在煤、电、化、运等各产业领域协同建成一批创效显著的应用场景。
国家能源集团承担多项国家级行业试点建设任务,攻关突破云边协同基础设施、行业大模型训练研发、可信数据空间及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前沿技术,研发煤炭、新能源等行业大模型,建成煤炭行业云,对外开放人工智能服务。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试点建设任务,统筹布局人工智能算力资源,构建集中调度、全局支撑的人工智能平台。优化算力布局,结合综合能源大基地统筹规划,以算力牵引电力,以比特驱动瓦特,建设分布式绿电智算中心,建成具备高性能计算、存储能力和高速计算网络的人工智能智算网,构筑全栈自主可控的基础设施,助力实现煤炭、bwin必赢火电、新能源、水电、路港航运输、煤化工、科技环保等规模化应用场景。
在用数注智方面,承担国家数据局试点项目,将国家能源集团产业规模优势转化为数据体量优势,聚焦能源数据海量性、复杂性和安全性挑战,推动数据深度开发与科技创新应用,培育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的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围绕煤质快速检测、铁路货车“状态修”、新能源风光功率预测、流域水电站灾害防控等典型人工智能场景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目前,国家能源集团数据管理实践已通过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5级认证;“数据要素驱动适应多式联运需求的运输装备协同制造”入选国家首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发布;“基于云上水电的流域水灾害监测与防控”成果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二等奖。
在AI大模型攻关方面,国家能源集团担当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链主企业,牵引AI技术创新,孵化行业大模型,聚焦一体化调度决策、工业设备综合诊断等行业重难点问题,攻关行业大模型训练研发,建成能源通道(基石)大模型、煤炭工业设备综合诊断运维大模型。
未来,国家能源集团将充分发挥“煤电路港航、煤电油气化、产运销储用”一体化独特优势和“煤火风光水、化油气氢核”等能源全谱系特色,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的规模化、多元化、价值化范式,推动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智慧能源产业生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走在前、做表率。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电力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浙江金华: 日产355万片 光伏电池新春出海忙
近11省,超65GW!大唐、三峡、华电等一批风光项目或被废